This is a text viewer (in essence, it's a pdb file viewer, not a text file reader) that is specifically targeted at displaying traditional Chinese glyphs
vertically on iLiad. If you don't read
traditional Chinese, you can ignore this thread, because it's useless for you.
Chinese text can be displayed horizontally and vertically, and I personally prefer vertically displayed text, so I make this program.
The following instructions are specifically for readers capable of rea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這是「好讀」的iLiad版。如果你不知道「好讀」是什麼,或是對它沒興趣,就不必再看下去了。雖然我稱它 是「好讀」的iLiad版,但這支程式是我自己寫出來的,和「好讀」網站沒關係,只是可以拿它來看「好讀」 格式的電子書罷了。
安裝步驟(
嚴格說起來,這支程式不需要安裝,但為了配合iLiad的特殊性,必須修改一些iLiad的設定。特別強調 ,以下全部都是手動安裝的步驟,需要有一些Linux的操作經驗):
0. 必須先安裝developer package。我的iLiad是歐版的,中國版的應該也可以,但我沒試過。
1. 先下載附件壓縮檔ivtv.zip,解開後連目錄"ivtv"放到
MMC/SD的"programs"目錄裡。再下載ivtv-addon.zip,一樣解壓縮放到"programs"目錄裡。後者會覆蓋前者的某些檔案,那是正常的。 除非自己改動一些設定,安裝路徑不能更改,否則不能執行。程式和函式庫會占去約50MB的空間 。
原先曾下載過ivtv.zip的人,只需要再下載ivtv-addon.zip就可以了。ivtv.zip沒變動。
2. 去好讀網站下載一個電子書檔案(建議用這個
http://www.haodoo.net/Files/89/89.pdb)把它放在ivtv目錄裡,檔名改成
test.vpdb。在iLiad的contentlister裡,進入MMC/programs目錄,現在裡面應該會有一個ivtv 0.4.5的圖示,請執行它,如果執行ivtv後畫面有顯示電子書的內容(中文顯示如有問題,那是字型沒安 裝,後面再解決),表示程式已安裝完成。請在銀幕最上方、最中間的地方點一下,應該會翻頁,在同一個地方再 點一下,應該會離開程式,回到contentlister。
步驟2是為了讓使用者能立即測試ivtv程式是否能在iLiad上執行,
倘若到此沒有問題,再進行後面的步驟。
3. 安裝中文字型,挑個你喜歡的truetype字型,安裝到iLiad上。
安裝方法請自行研究(在Wiki裡有教學)。如果已安裝中文字型,可以忽略。只要是
支援Big5字集的truetype中文字型應該都可以用。
在中華民國教育部的網站上有個免費的楷書字型(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kai-linux.ttf),效果還不錯。我個人是偏好「華康儷中宋」,比較有看古書的感覺。支援GBK字集的也可以用,像方正的小標宋 也很不錯。
中文字型是否安裝成功並不影響ivtv reader程式的安裝與執行,好讀的電子書還是可以打開,只是不能正確顯示中文字而已。
某些字型在橫排顯示時沒問題,在直排顯示時會有上下字距混亂的情況,那是字型的問題,不是ivtv程式能解 決的,請改換其他字型。
4. 設定字型:
如果確定iLiad上只裝了一個中文字型,就可以忽略這個步驟。
請在mrxvt裡執行fc-list,把所有已安裝的字型列出來,從裡面找出中文字型的名稱,記下來,後面的設定需要知道中文字型的名 稱。另一個辦法是改run.sh,加入一行:"fc-list > fontlist.txt",執行ivtv,所有安裝在iLiad裡字型名稱就會出現在記憶卡的progr ams/ivtv/fontlist.txt檔案裡。如果實在不知道怎麼進行,可以先略過查字型名稱這一段,等程式執行後再用 字型設定對話框來查字型名稱。
ivtv目錄裡有個ivtv.conf,用於設定預設字型。裡面有兩行,第二行前面加了"#",可以忽略, 把第一行裡的your_font_name改成iLiad中已安裝的中文字型名稱,後面的"13"是字型大 小,可以改成自己想要的大小,大約10到15的顯示效果都還算可接受。
5. 修改"/mnt/settings/registry/registry.xml",在裡面加入以下兩段:
Code:
<application type="IVTV">
<appCategory>viewer</appCategory>
<argMask>_FILENAME_</argMask>
<execute>/media/card/programs/ivtv/run.sh</execute>
<supportFormat>
<extName>vpdb</extName>
</supportFormat>
<xResourceName>ivtv</xResourceName>
<ipcChannel>14</ipcChannel>
<appIconPath/>
</application>
注意:ivtv只接受副檔名為pdb或vpdb的檔案。好讀的副檔名是.pdb,但為了和iLiad上其他 pdb格式的檔案有所區隔,我改用".vpdb"為副檔名。如果沒這個顧慮,可以把vpdb改回pdb。不 過,
我不建議用pdb為副檔名。
Code:
<extensionInfo>
<associateApp>IVTV</associateApp>
<extName>vpdb</extName>
<extIcon>/usr/share/contentlister/Icon_ivtv.png</extIcon>
</extensionInfo>
注意:請準備一個符合自己喜好的icon, 放到/usr/share/contentlister/Icon_ivtv.png. 沒有這個icon也沒關係,只是在
contentlister 裡vpdb的icon會變成全黑,不會影響使用。
步驟5是為了方便從contentlister開啟電子書、控制LED閃燈爍,以及使用iLiad的按鈕。 倘若沒修改registry.xml,ivtv執行時就不能正確控制LED燈的閃爍,而且只能用觸控銀幕來 翻頁,不能使用iLiad的翻頁鍵或其他按鍵。
6. 完成前五個步驟,重開機後就可以從contentlister打開副檔名為".vpdb"的好 讀格式電子書
(開啟方式就和開啟pdf檔一樣,直接點選)。
操作方式:
1. 電子書打開後,前幾頁是書的目錄,每一章的章名上面有一個"▼"符號,點它可以直接跳到那一章 。
2. 銀幕被分成3X3的九宮格,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編成1到9號,1是翻上頁,2是結束程式,3是 翻下頁。但
要注意如果在目錄頁,從上方算起100pts被保留給章節目錄,要翻頁得點下面一些。4到6暫時沒用。
7到9只在第一頁時有用,7是縮小字型,8是叫出字型設定對話框,9是加大字型。
3. 按鍵:必須要修改registry.xml才能使用iLiad的按鍵。翻頁鍵就不用再提,up-arrow鍵是跳到上一章的開頭,down-arrow是跳到下一章的開頭,big-dot是回到第一頁。
4. 要結束ivtv必須用觸控筆點,不能像讀pdf檔時,按iLiad上的按鍵就可以離開。
其他說明:
1. 這個版本沒有pre-cache下一頁的功能,翻頁速度約需4到5秒,如果有pre-cache,翻頁速度約為3秒。為了顧及使用上的穩定性,公開的版本不會有pre-cache的功能。
2. 這個版本沒有儲存設定或書籤的功能,所以每次打開電子書都是從第一頁開始。不過因為可以點選章節,也算是可 以彌補吧。
3. 下個版本會加入直接從zip或rar壓縮檔讀取檔案的功能。(補充:因為zip和rar的壓縮檔我拿來看漫 畫,所以這個ivtv就取消這個功能了)
4. 我不會提供自動安裝包。一來,製作的程序複雜;二來,我的iLiad裡面裝了太多程式,整個執行的環境很複 雜,能用在我的iLiad上的安裝包,不見得能用在其他人的iLiad上。倘若自動安裝包在別人的iLia d上出了差錯,要找出問題所在可能很費功夫。
5. 好讀的電子書都是Big5編碼的,所以不會有簡體字版的好讀電子書。
6. 要改安裝到CF,得修改ivtv/etc目錄下的pano, gtk-2.0 裡面的檔案,把/media/card/programs/ivtv/ 改成/media/cf/progams/ivtv/。我想,這樣應該可以吧。
7. 在ivtv/lib目錄下的函式庫,有一些其實是不需要的。你可以試著一個一個刪掉,測試哪些是不需要的,應該可以節省 不少儲存空間。
PS. 在iLiad的使用者中,會拿iLiad來看繁體中文電子書的應該不多,知道好讀的也不會太多,在這些條件 的交集下,我很好奇有多少人會用到這支程式。所以,如果你覺得這支程式有用,請在這裡留句話,算是給我留個 紀念。不過,如果只是好奇,下載來試試看,就不要留話了。